人人喜欢的手游网!
首页 黑洞吞噬地球游戏攻略,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

    黑洞吞噬地球游戏攻略,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

    发布时间: 编辑:小小游戏哥 阅读量:44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黑洞吞噬地球游戏攻略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黑洞离地球到底有多远它最后会不会吞噬地球

    目前距离我们最近黑洞可能和我们大概只有一光年之遥;但是,它对地球来说不构成什么威胁。谈及黑洞,我们都知道,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可观测宇宙中发现的最恐怖的天体之一。据说,大质量恒星在步入老年期之后,就会逐渐坍缩成黑洞;

    黑洞拥有着其他天体望尘莫及的恐怖吞噬能力,能让一切物质都难逃它的魔爪;因此,黑洞让很多人都是“坐立不安”。

    换句话说,假如有朝一日,我们的太阳系闯进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那么,可能人类文明,就要荡然无存了。是这样的吗?NASA,在二零一八年,已经宣称他们利用LSST,也就是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发现了太阳系边缘附近,很大可能存在着两颗黑洞。此言一出,顿时在全球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热潮;难不成是人类就要从此毁灭了吗?毕竟,根据NASA传回来的坐标来看,这个黑洞,距离我们只有一光年左右而已。

    别着急,不是所有黑洞,都拥有着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中那么无与伦比的破坏力。这次,NASA发现的黑洞,仅仅是“微型黑洞”而已。初步推测,是两颗中子星进行碰撞之后产生的;

    它们对太阳系的引力系统没有任何影响,因此体积和质量都不会太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文系教授韦恩,根据当地的太空成像,推断出这颗黑洞的直径大概只有两厘米左右。也就是和一个葡萄差不多大。

    因此,它的质量还远不如地球。这个莫名其妙的“微型黑洞”,当然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威胁了。当然,有朝一日,假如大型黑洞突然出现的话,那么太阳系肯定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不过,暂时不会有这种可能。

    二、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

    首张黑洞照片已经公布,宇宙中存在黑洞已确凿无疑。这种天体的引力最为强大,在它的视界范围边缘,就连秒数达30万公里的光也无法逃脱其引力,可以说任何天体(黑洞除外)靠近它都会被它撕碎并吞噬,就是质量和体积都比一些黑洞更大的恒星靠近它,也一样会被它撕碎并吞噬。如果它来到我们地球附近,那么毫无疑问地球也难逃被其吞噬的下场。

    已公布照片的m87星系中心黑洞质量高达太阳的65亿倍,但它距离我们有5500万光年,如此遥远的距离,不用担心它会对我们地球有什么影响。

    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处于银河系中,银河系的中心也有一个大质量黑洞,它就是人马座a了,其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但是它距离我们地球远达2.6万光年,也不用担心它会对我们的地球造成不利影响。

    已知距离我们最近的黑洞是A0620-00,它位于3400光年之外的麒麟座中,这是一个恒星级黑洞,其质量在太阳的10倍左右,而且有如此遥远的距离,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它会影响我们的太阳系。

    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一定不会受到黑洞的影响吗?虽然地球受到黑洞影响的可能性极其微小,但却不能说一定不存在,因为黑洞本身是不可见的,如果它周围没有天体的物质可供它吸取,那么我们就看不到它,这样的黑洞就是来到我们太阳系,我们也无法看到它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在我们银河系中至少有1亿个黑洞,它们绝大部分都属于恒星级黑洞,却由于周围没有其他天体,我们无法发现它们,迄今为止只有十几个可以吸取附近恒星气体的黑洞被科学家们发现。

    如果有这样的黑洞来到我们太阳系或者地球附近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将是极其危险的。比如恒星级的黑洞体积并不大,直径通常只有10-100公里,大多数都在直径10公里左右,而我们地球的直径就达12,756公里,都比这样的黑洞大得多,但是这样的黑洞的质量却至少是我们太阳质量的三倍,最大却可在在太阳质量的千倍以上,因此如果有这样的黑洞来到太阳系,必将颠覆整个太阳系,就连太阳都得围绕它运行。

    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的太阳系和地球都已经形成四五十亿年,这么长的时间中都没有黑洞光临,根据现有的天文观测来看,在太阳系附近空间里也没有发现星体异动现象,这或许说明在我们太阳系附近的空间中并没有黑洞存在,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地球上高枕无忧了。

    理论上地球是可以被黑洞吞噬的,即便是宇宙中所有的东西,都会被不断成长的黑洞吞噬。宇宙中有无数的黑洞,而且黑洞质量非常的大,曾经一度控制和主宰宇宙。所以地球也难逃此命运。最早的黑洞在宇宙大爆炸后约10亿年就已形成,它位于距离我们地球26亿光年的MS0735星团。这个黑洞非常巨大,以致它的引力作用范围大小与银河系相当。在这个黑洞吞噬星团的同时,还将一些热气体以射流形式喷还给宇宙,形成了两个巨大洞穴,每个洞穴的直径大约为65万光年,是我们银河系的两倍。黑洞再次喷发出来的气体质量,相当于1万亿个太阳质量,这种喷射已经持续了1亿年之久。理论上来说,我们每天都在向黑洞靠近。

    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在银河系中间,它就是人马座a*,它很有可能是离地球最近的超重黑洞,质量为430万个太阳的质量,但是人马座a*黑洞吞掉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需要花费1000年的时间。这个超级黑洞直径达4800万公里,和银河系10万光年的直径比起来却是毫不起眼,而它距离地球26000光年,所以对于地球的威胁还是比较小的。

    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最终的归宿,由于它极其巨大的引力,任何物质包括光线都不能从黑洞中逃逸,所以科学家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观测到“黑洞”,只是通过观察到围绕它运行的星体状态进行间接观测。

    质量大的恒星,在内部氢聚变结束之后,还会持续进行其它核聚变,比如由氦到锂、由锂到铍,等等,最后一直持续到铁为止。在此过程中,恒星体积逐渐膨胀,形成超红巨星,铁元素陆续聚集于恒星内部,不再释放能量,当向内的引力大于向外的辐射压力时,超红巨星发生塌缩。在巨大引力作用下,电子简并压不能支撑由自身重量产生的引力作用时,原子核外电子被压进原子核内,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形成中子星。在质量更大的情况下(达到奥本海默极限以上,即3.2倍太阳质量),塌缩程度会更加强烈,并向外抛散大量的重元素物质,形成超新星爆发,最后形成黑洞。

    1974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应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推断,黑洞不仅吸收黑洞外的物质,同样也会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外释放物质,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为霍金辐射。黑洞释放物质的形式是以垂直于吸积盘平面的方向,通过超高速粒子即电磁波的方式向外抛洒,有时黑洞周围还会充满星际尘埃,使黑洞”看上去”就像甜甜圈一样。

    根据科学家推算,银河系里的黑洞数量可能达到1亿个以上,而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特别巨大的黑洞—半人马座A,估测它的质量约有太阳的400万倍,不过它距离地球很远,达2.6万光年之遥。根据天文学家观测,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是麒麟座V616,这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8—13倍,距离地球2800光年,这个距离对地球来说是相当安全的。

    实际上,只有处在黑洞的视界范围以内的物质,才能会被吸进去,所以,即使太阳塌缩成黑洞(太阳实际上只能演变为红巨星),也不会影响到地球的运行轨道产生影响。

    黑洞和地球紧相连,地球一面是阳光,另一面是黑洞,白天太阳照射的是阳光,到夜晚就是墨洞,黑洞是不会吞噬地球的,宇宙中每个星球都是这样的。

    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黑洞离地球和太阳系都非常遥远。虽然黑洞的引力十分极端,但由于距离遥远,它们不会影响到地球,更不会吞噬地球。

    以最近备受关注的黑洞为例,作为第一个被直接观测到轮廓的黑洞,位于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M87*拥有高达太阳65亿倍的质量,相当于我们星系中心的那个超大质量黑洞的1500倍,或者地球的2100万亿倍。尽管M87*的质量非常惊人,但它远在5400万光年之外,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它不可能影响或者吞噬地球。

    迄今为止,已知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位于麒麟座的A0620-00,它距离地球大约3500光年。不像位于银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个黑洞只是一个恒星级黑洞,质量不到太阳的7倍。同样地,这个黑洞很小,并且离地球又远,它不会影响到地球。

    位于银心的人马座A*是离地球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尽管它所拥有的质量高达太阳的430万倍,但它远在2.6万光年之外,它的引力也无法影响到地球。

    黑洞的引力确实非常极端,但极端引力效应只有在足够靠近黑洞的地方才会出现。如果距离黑洞足够远,它们不过就是一种天体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事实上,如果把太阳换成相同质量的黑洞,地球也不会被吞噬,而是依然会沿着相同的轨道绕着黑洞旋转。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地球没有光能来源,地球会陷入黑暗之中。

    除非有流浪黑洞闯入太阳系中,并且朝着地球飞来,这才有可能导致地球被黑洞吞噬。但这种概率极低,因为宇宙中的黑洞数量并不多,而且空间又非常空旷。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地球才会相安无事,没有近距离遭遇过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强大的天体,但黑洞本身需要4倍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我们的太阳和4.22光年外的比邻星首先就不可能变成黑洞。

    黑洞的强大引力让光都无法逃脱,这就注定了哈勃望远镜这类的光学设备永远无法直接看到黑洞,现如今天文学家发现黑洞都是靠观测恒星运行轨迹或者探测星系中心超强射电源来确定黑洞的存在及其位置的。

    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黑洞是2800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9到13倍,而且还有一颗0.5倍太阳质量的伴星在绕这个黑洞公转,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个黑洞就是因为看见了一个恒星在绕一个看不见的引力源运动。

    相比宇宙零零散散的恒星黑洞外,位于各大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显然更容易被探测到,本次我们看到就是5500万光年外的M87中心黑洞,其质量达到了太阳的65亿倍,体积为太阳的680万倍。完全可以吞噬包括冥王星轨道内的一切太阳系天体。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太阳系内没有任何一个天体有机会变成黑洞,因此地球被黑洞吞噬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先如何太阳系内唯一有能力有可能生成黑洞的只有人类的粒子加速器,不过根据霍金辐射,这种人造黑洞在产生的瞬间就会蒸发,来不及吞噬地球。

    虽然早在1915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就从引力场方程里得到了关于黑洞的第一个精确解

    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众多物理学家都不太相信宇宙中真的存在这种极端天体,这种“不相信”直到另一批物理学家确定恒星演化模型才慢慢消失,钱德拉塞卡极限和奥本海默极限的出现,让人类明白了宇宙中不同质量恒星的不同结局,也让人类明白了1.5亿公里外的太阳只能变成白矮星这一事实。

    黑洞这种天体只有在恒星核心质量大于2.44倍太阳质量时才有可能坍塌出来,如果恒星晚年核心质量小于这个数字,那么它就会坍塌成一颗中子星或者白矮星,具体坍塌成什么视恒星核心质量而定。

    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个黑洞是2800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作为双星系统的它有着一颗9到13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以及一颗0.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黑洞的“杀伤范围”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物体进入黑洞视界范围内,才会从宇宙中消失,如果我们的太阳坍塌成黑洞,那么太阳系其他行星并不会改变轨道而被黑洞吞噬,因为“太阳黑洞”的直径只有6公里,而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近日点也有4600万千米,所以绝对不可能被黑洞吞噬。

    黑洞吞噬地球游戏攻略,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

    在最近黑洞都距离太阳系2800光年的情况下,地球上绝无可能被天然黑洞吞噬的,真正有可能威胁到地球的黑洞只可能是未来超级对撞机中可能出现的“微型黑洞”

    这个问题目前来看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当前还没有观测到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黑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天体,和恒星不一样,黑洞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得到。以当今的科学界来看,我们将黑洞分为两种。其一是寄宿型黑洞,其二是流浪型黑洞。那么这两种黑洞如何区分呢?

    实际上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就存在一颗超大质量黑洞。它的质量又为太阳的400万倍。其直径达到了两千多万公里,而这颗黑洞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寄宿型黑洞,因为它寄生于银河系,靠着银河系的能量不断地维持,同时它和银河系也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因为它支持的银河系的演化。如果这颗黑洞哪天突然消失,那么我们的银河系将四分五裂。

    而另一种黑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浪型黑洞。我们知道和寄宿型黑洞不同,流浪型黑洞通常是一些小质量的黑洞,尤其是在双星系统中,当两个超大质量的恒星同时坍缩为黑洞的时候,它们会受到相互的引力而开始吸引,在吸引的过程中,两个黑洞会相互围绕着运转,从而释放出引力波。

    但是,如果这两个黑洞质量非常的小,体积非常小。那么它们将会很难融合。而在引力的作用下,其中一个黑洞,会被迅速的抛离出去,由于太空无法减速,黑洞会一直的向外,最终脱离所在星系,成为星际流浪者。

    同理,我们今天观测黑洞的方式,第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射线方式。第二种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恒星的运转轨迹。不过这两种方式都不适合观测流浪型黑洞。因为它非常非常的小,也不可能所有的恒星都围绕着它运转。但是呢,我们又没有办法直接观测到它。像这样的黑洞,如果哪一天突然之间到达地球的附近,我们也无法察觉。如果未来地球会被黑洞吞噬的话,那么这和黑洞肯定是流浪型的黑洞。

    黑洞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了,最早是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是一种引力非常大的天体。

    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所以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到黑洞,只能通过观测被它的引力吞噬的物体从而达到间接地观测它,所以黑洞它经常只出现在我们人类科幻电影中,从来没有真实的照片来证明黑洞的形状,然而就在最近才出现首张黑洞的照片。

    当然,作为首个被人类直接观测到的黑洞,其必然备受关注。经过观测发现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

    黑洞在宇宙中是个神奇的存在,人类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何出现的,并且黑洞的神秘之处到底在哪?

    霍金他们认为就算宇宙灭亡,黑洞依然会存在于宇宙中,并不会随着宇宙的灭亡而消失,可见黑洞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并不是人类所能控制的。我们知道黑洞的质量虽然极其巨大,但是体积却十分微小,但是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大,以至于任何物质进入到黑洞内,便会被吞噬掉,就连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无法逃脱,都会被黑洞吞噬掉。

    目前已知的超大质量黑洞M87有着高达太阳65亿倍的质量,或者是地球的数万亿倍,但它远在地球的5400万光年之外,它对地球几乎没有引力作用,是不可能影响或者吞噬地球。

    到目前为止,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位于麒麟座的A0620-00,它距离地球也大约要3500光年。但是这个黑洞也只是一个恒星级黑洞,距离地球也不算太近,所以它不会影响或吞噬掉地球。

    黑洞的引力虽然非常极端,但只有在足够靠近的地方才会发生,如果距离足够远,它们不过就是一种天体而已。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观测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遇到黑洞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因为现在我们地球的运动轨迹是安全的。

    答:由于黑洞不发光,辐射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所以我们很难发现黑洞,只有当黑洞的引力对其他恒星或者星云造成影响时,我们才能间接探测到黑洞的存在,目前人类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有2800光年,根本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恒星分布

    天文学估计,银河系中近2000亿颗恒星,银河系的年龄有134亿年;大质量恒星(大于10倍太阳质)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非常快,所以大质量恒星的寿命是很短的,基本在1亿年以内,像我们太阳这样的中等质量恒星寿命高达110亿年.

    同时,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有可能经历超新星爆炸,然后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在宇宙中,恒星质量分布有这么一个规律,就是质量越大的恒星数量越少,恒星质量和数量呈现一种金字塔状分布,所以绝大部分恒星在演化末期只会形成白矮星。

    太阳周围的恒星

    天文观测数据表明:

    在太阳周围20光年内,一共有恒星系统83个,包含恒星109颗和8颗褐矮星,其中绝大部分是小质量的红矮星。

    在太阳周围50光年内,大约有恒星系统1400个,包含恒星2000多颗,其中有130多颗地球上肉眼看见(视星等高于6.5),同样绝大部分是小质量的红矮星,没有大质量恒星存在;五车二联星系统距离地球42光年,其中一颗恒星是太阳质量的2.5倍,算是较大的恒星了。

    在太阳周围250光年内,大约有恒星26万颗,其中有少数的大质量恒星。

    在太阳周围2000光年内,大约有恒星8000万颗,有着参宿四(距离地球640光年,质量是太阳的12倍)这样的红超巨星。

    根据这个数据来看,太阳系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近距离上没有大质量恒星存在,目前威胁最大的也就是参宿四,预计未来几十万年内会爆发超新星,但是640光年的距离对地球生物影响也有限。

    10秒差距内没有发现黑洞和中子星

    天文学家也探寻过太阳的周围环境,在10秒差距(326光年)内,有533个恒星系统,其中绝大部分为聚星系统,这当中并没有发现中子星或者黑洞存在的踪迹。

    目前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2800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距离地球最近的中子星,是600光年外的1RXS J141256.0+792204。

    最近的黑洞可能有多远

    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在我们银河系中应该有上亿颗黑洞,我们没有发现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尤其是流浪黑洞是很难发现的,目前天文学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去探测流浪黑洞,或许这样的黑洞就在太阳系附近几百光年内,甚至几十光年也是有可能的。

    三、黑洞会不会吞噬地球

    黑洞不会吞噬地球。

    因为,整个宇宙原本就是一个类似的粒子对撞机器,具有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和粒子不断地碰撞在地球的大气表层、太阳或者是其他的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表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样的粒子碰撞。如果这些粒子碰撞会产生危险的话,天文学家很早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对其展开研究。

    另外,地球最近的黑洞距离人类足有约5000万光年之遥,因此,黑洞吞噬地球的可能性为0。

    扩展资料

    黑洞的形成:

    黑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参考资料

    人民网-毁灭世界8种方法:黑洞吞噬地球可能性为零

    OK,关于黑洞吞噬地球游戏攻略和黑洞离地球有多远,会不会吞噬地球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